发布于2021-07-25 06:24 阅读(771) 评论(0) 点赞(0) 收藏(1)
生活中,容器指的是可以容纳物品的收纳器,在程序中,容器是一种可以把多个元素放在一起的数据结构,容器中的元素可以逐个地迭代获取,可以用in, not in等关键字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包含在容器中。
在Python中,包括列表(list)、元组(tuple)、字典(dict)、集合(set)等,他们都可以放入多个元素,因此都可以算作是容器,这些容器是Python编程中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,接下来重点学习这些数据结构。
List列表是一种有序的容器,放入list中的元素,将会按照一定顺序排列。使用中括号[]把需要放在容器里的元素括起来,就定义了一个列表,是不是很简单。接下来举个例子:
比如列出同学们的姓名:
stuNames =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,'赵六']
列出同学们的学号:
stuNos = [21001,21002,21003,21004,21005]
以上举例可以看出,list列表中可以放入数字和字符串,除了这些还可以放任意类型的数据,这也是Python语言决定的,因为Python是动态语言。
test = [21001,'张三',21002,'李四']
上述也说了,列表是有序的,因此我们可以按顺序访问列表中的元素,回顾一下,前面的文章中说到,字符串是使用循环来访问字符串中的每一个字符的,在这里List访问是一样,通过循环访问list列表中每一个元素。
- test = [21001,'张三',21002,'李四']
-
- for item in test:
-
- print(item)
-
学习到这里,事实上可以看出字符串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列表,它只能按顺序存放多个字符,通过for循环访问列表每一个元素的方式,我们称为迭代。
而对于一个空的列表,使用for循环访问,将不会打印任何东西。
- test = []
- for item in test:
- print(item)
由于列表list是一个有序的容器,所以在list里面,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位置,我们称之为索引(index),这和字符串是类似的,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位置的方式获取list中的元素,我们通过中括号[]
来按位置访问对应的元素。
注意,这里要注意区分,列表的定义也是通过中括号[]
来定义的,但这和通过索引访问列表里面的元素并不冲突
- test = [21001,'张三',21002,'李四']
-
- print(test[0])
- print(test[1])
- print(test[2])
- print(test[3])
索引是从0开始的,所以这里我们只能获取到索引3,指向的是==>’李四‘,如果获取索引4,会引起Python运行的错误,提示索引访问超出范围。
-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-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
- IndexError: list index out of range
因此,我们在使用索引的方式访问列表时,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越界。
同时,列表和字符串一样,也支持切片,通过切片的方式,获取到列表的子列表。
- test = [21001,'张三',21002,'李四']
- sub_test = test[0:2]
- print(sub_test)
这里需要注意一下,如果我们越界切片的话,不会出现Python运行错误,但是按照这样的下标去切片,获取不到任何元素。
- test = [21001,'张三',21002,'李四']
- sub_test = test[6:10]
- print(sub_test)
Python的列表,除了支持正向顺序索引获取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以外,也支持倒序访问list中的每一个元素。
test = [21001,'张三',21002,'李四']
对于test列表,'李四'
的名字排在最后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倒数第一个,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-1
来表示最后一个元素。
- test = [21001,'张三',21002,'李四']
- print(test[-1]) # ==> '李四'
同样的道理:
- print(test[-2]) # ==> 21002
- print(test[-3]) # ==> '张三'
注意,如果我们使用-5
的话,因为不存在倒数第五个,因此这也是一种越界,同样会报错。
- test = [21001,'张三',21002,'李四']
- print(test[-5])
-
- # 列表下标越界
-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-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
- IndexError: list index out of range
第一个方法:append()方法,注意:该方法是将元素添加到list的尾部。
例:
- names =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]
- names.append('赵六')
- print(names) # ==>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,'赵六']
第二个方法:insert()方法,注意:将某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之后原来的位置上的元素,都将自动往后移动一位。
- names =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]
- names.insert(2,'赵六')
- print(names) # ==> ['张三','李四','赵六','王五']
第一种方式:使用pop()方法,默认删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, 并返回。
- names =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]
- name = names.pop()
- print(name) # ==> 王五
- print(names) # ==> ['张三','李四']
第二种方式:使用pop(带参数)方法,接收一个参数,指定需要删除的元素的位置。
- names =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]
- name = names.pop(1)
- print(name) # ==> 李四
- print(names) # ==> ['张三','王五']
对于列表,除了可以向列表添加元素,删除列表元素以外,列表已有的元素,也是可以修改的,通过索引指定位置,并赋值新的元素,即可替换列表中原有的元素。
例:
- names =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]
- names[1] = '赵六'
- print(names) # ==> ['张三','赵六','王五']
也可以使用倒叙索引来完成同样的功能。
- names =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]
- names[-2] = '赵六'
- print(names) # ==> ['张三','赵六','王五']
注意,如果替换一个不存在的下标,则同样会引起Python运行错误。
- names =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]
- names[10] = '赵六'
-
- # 不存在下标索引异常
-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-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
- IndexError: list assignment index out of range
有时候,一维list并不能满足所有的要求(上述所有list均为一维list),这个时候需要二维list甚至更高维的list。
比如:
zhangsan最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[100, 89, 95]
lisi最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[73, 68, 84]
wangwu最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[88, 72, 77]
如果需要用一个列表存放三个同学的成绩,则需要这样:
- zhangsan_scores = [100, 89, 95]
- lisi_scores = [73, 68, 84]
- wangwu_scores = [88, 72, 77]
- all_scores = [zhangsan_scores , lisi_scores , wangwu_scores ]
- print(all_scores) # ==> [[100, 89, 95],[73, 68, 84], [88, 72, 77]]
这个时候得到的就是一个二维list,对于二维list,列表里面的每一个元素仍然是一个列表。这个时候,如果需要从二维list all_scores获取lisi最近第三次考试的成绩,可以这样写:
- zhangsan_scores = [100, 89, 95]
- lisi_scores = [73, 68, 84]
- wangwu_scores = [88, 72, 77]
- all_scores = [zhangsan_scores , lisi_scores , wangwu_scores ]
- score = all_scores[1][2]
- print(all_scores) # ==> 84
元组(tuple)和list一样,也是一个有序容器,在元组中,同样可以包含0个或者多个元素,并且也支持索引访问、切片等操作。
定义元组的方式是使用小括号()将元组内的元素扣起来。
- TNames = (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,'赵六')
- # 通过下标的方式访问元素
- print(TNames[0]) # 张三
- print(TNames[2]) # 王五
- # 切片
- print(TNames[1:3]) # ==> ('李四','王五')
元组数据类型可以把不是元组的容器转换为元组,比如将列表转换成元组。
- TNames =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,'赵六']
- print(TNames) # ==>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,'赵六']
- T = tuple(TNames)
- print(T) # ==> (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,'赵六')
同样的,对于列表数据类型,也可以把元组转换成列表。
- TNames = (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,'赵六')
- print(TNames) # ==>(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,'赵六')
- T = LIST(TNames)
- print(T) # ==> [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,'赵六']
但是,tuple和list不一样的是,tuple是固定不变的,一旦变成tuple,tuple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不可被改变,同时也不能再往tuple中添加数据,而list是可以的。
- TNames = ('张三','李四','王五','赵六')
- # 替换元素
- TNames[1] = '小七'
- # 报错
-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-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
- TypeError: 'tuple'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
请注意,元组(tuple)的这个特性是非常重要的,在运行上tuple的性能是list的数倍。
由于tuple一旦定义之后便不可修改,所以在实际编程中,tuple经常用于存放固定不变的数据。
因此在使用上,tuple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可以访问tuple中的数据。
count方法
count()方法用来统计tuple中某个元素出现的次数。
- T = (1, 1, 2, 2, 3, 3, 1, 3, 5, 7, 9)
- print(T.count(1)) # ==> 3
- print(T.count(5)) # ==> 1
对于不存在的元素,count方法不会报错,而是返回0,这是合理的,因为元组里面有0个不存在的元素。
- T = (1, 1, 2, 2, 3, 3, 1, 3, 5, 7, 9)
- print(T.count(10)) # ==> 0
index()方法
index()方法可以返回指定元素的下标,当一个元素多次重复出现时,则返回第一次出现的下标位置。
- T = (1, 1, 2, 2, 3, 3, 1, 3, 5, 7, 9)
- T.index(9) # ==> 10
- T.index(5) # ==> 8
- T.index(1) # ==> 0 # 多次出现,返回第一次出现的位置
注意,index()方法和count()方法不一样,当指定的元素不存在时,使用index()方法Python会报错。
- T = (1, 1, 2, 2, 3, 3, 1, 3, 5, 7, 9)
- T.index(100)
- # 报错
-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-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
- ValueError: tuple.index(x): x not in tuple
tuple和list一样,可以包含 0 个、1个和任意多个元素。
包含多个元素的 tuple,前面我们已经创建过了。
包含 0 个元素的 tuple,也就是空tuple,直接用()
表示:
- T = ()
- print(T) # ==> ()
接着,我们创建包含一个元素的tuple。
- T = (1)
- print(T) # ==> 1
这和我们期望的输出有些差异,为什么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打印出来之后没有小括号,而是只有一个数字1呢?
回顾一下前面数字的四则运算。
- result = 3 * 4 - 2
- print(result) # ==> 10
- # 改变优先级,先运算减法
- result = 3 * (4 - 2)
- print(result) # ==> 6
可以看到,改变优先级我们是通过()
来实现的,这和元组的定义有冲突,这就解释了前面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,为什么打印出来却得到一个数字的结果了。
因为()
既可以表示tuple,又可以作为括号表示运算时的优先级,结果(1)
被Python解释器计算出结果 1,导致我们得到的不是tuple,而是整数 1。
因此,要定义只有一个元素的tuple,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一个逗号,
。
- T = (1, )
- print(T) # ==> (1, )
而对于多个元素的tuple,则加和不加这个逗号,效果是一样的。
- >>> T = (1, 2, 3,)
- >>> print(T) # ==> (1, 2, 3)
对于tuple,它和list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tuple是不可变的,tuple里面的元素,也是不可替换的。但是这针对的是仅包含基础数据类型(数字类型、布尔类型、字符串类型)的数据,对于组合数据类型,则不受这个约束。
T = (2, 'CH', [6, 7,8])
这里T有三个元素,第一个元素是数字类型,第二个元素是字符串类型,第三个元素是列表类型的,我们尝试修改第三个元素的数据。
- T = (2, 'CH', [6, 7,8])
- M = T[2]
- print(M) # ==> [6,7,8]
- #尝试替换M中的元素
- M[1] = 40
- print(M) # ==> [6,40,8]
- print(T) # ==> (2,'CH',[6,40,8])
这个时候,我们发现,元组T中的第三个元素已经成功被改变了,这就有悖前面的定义,元组是不可改变的。
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呢?
答案:这是因为虽然tuple中的list元素改变了,但是tuple本身指向的list仍然是同一个list,list本身并没有改变,改变的只是list里面的一个元素,这是tuple所约束不到的范围。
简单画了个图,帮助大家理解,如图中的蓝色区域,可以当作元组T的管控范围,但是元组内的三个元素,的类型没有改变,我们只是改变了元组内第三个元素内的值,第三个元素是列表类型,列表内的数据,是由列表来管控的,红色部分就是列表的管控范围。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理解了吧。
还有种情况,如下:
- T = (2, 'CH', [6, 7,8])
- M = [6,40,8]
- #尝试替换T中的元素list
- T[2] = M
- # 报错
-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-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
- TypeError: 'tuple'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
如果我们直接替换list,这也是不行的;即便是替换的相同的类型,那也不可以的。
好了,到这里,我们对于元组的了解就先到这里。
哎呀妈呀,这文章有点长,不过都是基础中的基础,硬货中的硬货,通往大神路上的必经之路!!!!!!!!!
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文章内容,我们学到了List列表容器,以及列表相关功能;Tuple元组容器,以及元组的相关特性。大家在私下可以练习一下,熟能生巧哦!!!
作者:筱白爱学习!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3552143/article/details/118574166
作者:我想吃麻辣烫
链接:http://www.pythonpdf.com/blog/article/511/b4d0328f393cce3c987c/
来源:编程知识网
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 一经发现 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
昵称:
评论内容:(最多支持255个字符)
投诉与举报,广告合作请联系vgs_info@163.com或QQ3083709327
免责声明:网站文章均由用户上传,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使用,禁止用做商业用途。若文章涉及色情,反动,侵权等违法信息,请向我们举报,一经核实我们会立即删除!